雖然立了秋,全國高溫天氣依舊居高不下,秋老虎的威力斷然沒有一點降溫的趨勢。每天熱出新高度,出門前全副武裝,走在馬路上都是對自己的一種“烤”驗。在這樣一個人和烤肉之間只差一撮孜然的高溫之下,停放在外面的愛車才是讓我們最放心不下的,經過太陽的暴曬,和鐵板燒用的鐵板毫無差別。首先,我們先來看看汽車在室外暴曬之后,會有哪些危害。
一、 車內空氣的甲醛含量暴漲
很多車主喜歡在車內裝上坐墊、腳墊之類的物件,這些東西都含有較多的膠黏劑,而膠黏劑大部分都是用尿素甲醛樹脂來粘貼在一起的,所以暴曬之后這些物件有可能導致車內空氣的甲醛含量暴漲,導致對人體造成傷害,日久可能會致癌。
二 、車輛老化
汽車在高溫下暴曬之后,會加速車漆老化、內飾塑料老化。所以很多時候,車主剛打開車門的時候,會有一股難聞的味道撲鼻而來,其實這就是汽車的內飾被太陽灼傷后散發出的塑料味,這樣很容易導致汽車內塑料件的老化。特別是密封圈長期暴曬,就容易出現老化、開裂,密封性能就會大打折扣,有可能會出現漏水、滲水現象。
三、這些東西別放車里
打火機、充電寶、電池、罐裝二氧化碳飲料、車載香水等。這些東西不經曬,有的曬過之后,還會產生有害物質。
真是不看不知道,要看嚇一跳啊。高溫對于車子居然有一萬點的傷害值啊。那就不得不為車主們整理一些關于夏季護車的小知識了,那么就請你往下看。
車內降溫 這幾點要知道
1.連續開關門5次降溫約10℃
方法:只開副駕車窗,反復開關駕駛室車門5次。只需要滑下副駕門玻璃,然后勻速開關左前門5次,即可降溫10度左右,如果再多開關幾次,還可以多降哦。
是不是覺得很神奇呢?其實這個方法的原理很簡單。
該方法來自日本研究空氣力學的教授。原理是用車門將外面的冷空氣扇入車內,置換掉車內的熱空氣,達到降溫目的。
不用開空調、不用開著窗開車!而且一個人就能做到,無需其他人幫忙,簡單迅速。但車內溫度必須比車外高才有用,而且內外溫差越大,降溫效果越明顯。
不過這個方法使用者不能太用力去開關駕駛門了,不然車內的溫度還沒降下來,自己已經滿頭大汗了。
2.酒精降溫
眾所周知,酒精易于揮發,揮發時可帶走熱量。使用調配過的酒精,結合噴霧工具對車內進行噴灑,同樣可以有效的降低車內的溫度。這是較為廉價而又快捷的方法。
很多人會問,酒精不易燃嗎?其實酒精只要調配得當,基本是不會有燃燒的風險的,酒精和誰的調配比例是1:10。
將調配好的酒精和水噴霧劑向車內四周進行噴灑,經過一分鐘的噴灑,車內的溫度會有明顯的下降趨勢,會從60°的高溫降到36°哦。
關于車內空調 這幾點要記住
1.千萬不要一進車內就馬上開空調
天氣太熱大家急切想開空調的確情有可原,但是上車之前最好可以使用降溫方法(比如上面介紹的兩類),先將車內的溫度降下來,快速排放車內的熱氣,大約三四分鐘后再關上車窗開空調,這樣降溫效果比較好。
2.先外循環后內循環
外循環是指車內空氣與車外空氣的交互,內循環是指車內的空氣在流通。用外循環可以令車外溫度較低的空氣進入到車內,配合空調則能起到快速制冷的作用,這樣你就可以很快感覺到涼意。
車內溫度漸漸降低時,直到與車外溫度持平后,應及時切換為內循環,此時將會得到更好的制冷效果。且由于車外的熱空氣進不來,車內的溫度達到空調設定溫度后,可以保持相對較長的時間,壓縮機也不用一直處于工作狀態,也會更省油。
3.不要開大空調行車
剛進車內,為了能迅速降溫,往往車主會將空調調至最大風量,這樣一來,空調的制冷效果越強,發動機的壓力也就變得越大,如果持續的開大空調行車,不僅耗油,還會損傷發動機。
4.開車窗不一定比開空調省油
有些車主為了省油,寧愿開車窗通風也舍不得開空調,覺得這樣就能省下不少油錢。其實,當你打開車窗,由于受車內的空氣阻擾,好窗外的氣流形成較大的阻力,這樣的燃油量恰恰比開空調要更大。所以,這樣一個天氣,不要再為了省那么一點油錢,跟自己過不去了。
預防爆胎 這幾點要學會
1.勤更換車胎 保持正常的胎壓
對愛車的輪胎勤勞進行更換,夏季由于高溫炎熱,所以輪胎的老化程度會加快,更應該勤換輪胎。想要保持正常的胎壓,可以給輪胎類注入氮氣,氮氣屬于惰性氣體,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小,充入氮氣后就能將胎壓維持在一個正常的范圍。除此之外,補充氮氣也可以防止輪胎的自然氧化和龜裂等情況。
2.四輪換位,延長輪胎的壽命
一般來說汽車的前輪由于打方向的緣故,磨損程度會大于后輪,所以可以嘗試定期對四個輪胎進行換位,以達到平衡各個輪胎的磨損,這樣四個輪胎處于平衡狀態,胎壓均衡爆胎的機率就大大降低了。
3.經常清理輪胎
最后這一點也是最基本的一點。車輪的花紋溝槽中經常會有石子和異物,需要經常清理,才能防止輪胎變形。行駛途中地面的雜物一般都較多,難免就會有很多的小石子嵌入到了輪胎花紋溝槽當中,所以定期清理輪胎溝槽中的異物也是防止爆胎的一大方法。
上一篇:汽車涉水熄火謹記不能二次點火
Copyright ? 2019 安徽汽貿 版權所有 皖ICP備18009573號 皖公安機關備案34011102001462號 技術支持:明大網絡